“保證設備安全穩(wěn)順生產就是Z大的降本”,首鋼長鋼公司設備檢修部三車間轉爐工段針對轉爐刮渣器軸承存在的故障率和更換率較高的問題,通過改造,實現(xiàn)了降低設備故障率和降低備件成本費用的目的。
刮渣器是由刮渣架、氣缸、刮刀及軸承組成,在轉爐吹煉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過去,由于刮渣器的軸承損壞、氣缸漏氣等原因,存在故障率和更換率較高的問題,通過檢修維護等方式,雖然有一定好轉,但效果不令人滿意。三車間為此成立攻關小組,決心解決此頑疾。根據(jù)6個月的故障發(fā)生情況,小組人員建立了完整的故障分類次數(shù)統(tǒng)計表和故障時間統(tǒng)計表。在科學統(tǒng)計的基礎上,進行流程跟蹤和現(xiàn)場調查,Z終將改善思路集中在解決調整加油周期和改進軸承密封裝置等八個方面,并提出將刮渣器月?lián)p耗由3次降低到0.57次的改善目標。
確定了目標與思路,小組成員干勁更足,通過檢查維護,他們利用停爐間隙,專門對刮渣器軸承座開蓋檢查,檢查潤滑情況。檢查發(fā)現(xiàn)潤滑加油量,有時多,有時少,且加注周期間隔稍長。潤滑脂過多,軸承內部散熱不好,軸承運轉中阻力加大,潤滑脂壓力大而外溢;潤滑脂過少,潤滑效果又不理想,加劇軸承磨損。通過重新修訂潤滑五定標準,解決了因潤滑失效導致軸承損壞的問題;因刮渣器所處環(huán)境溫度高、粉塵大,加之轉動軸與軸承座同軸度有所偏差,新裝軸承在線運行半月左右就出現(xiàn)毛氈與軸間縫隙加大,并常有潤滑脂流出,有時干涸積有粉塵。他們經(jīng)過充分測算,將原先把3mm厚毛氈剪成長條狀放置,改為5mm厚毛氈,剪成圓環(huán)狀,內徑90-91mm,外徑100mm,裝軸承前先放軸上一個,裝軸承之后再放另一個,并注意在扣合軸承座時在密封槽內用“哥倆好”粘膠在開口部位及頂部點三點,防止轉動中密封毛氈隨軸轉動,同時嚴禁將氈圈弄斷,且要放入密封槽內。與此同時,針對6#爐南側轉動軸與兩軸承座密封間隙較其它間隙大1-1.5mm的現(xiàn)狀,此處密封采用含石墨的4mm的盤根進行密封,如此一來,對軸承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再無漏潤滑脂現(xiàn)象。此外,小組人員改變了“先發(fā)生后解決”的工作思路,提前對刮渣器的重要部位及構件進行定期檢查,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事故隱患立即進行處理,通過日檢、月檢、年檢等工作制度的實施,進一步保障了刮渣器安全穩(wěn)定的運行。
(來源:天貿鋼鐵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