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成大梁”是曹國梁的QQ昵稱。有人問他取名用意,曹師傅笑著說:“這是‘你成大梁’的諧音,用以自律哦。”
曹國梁是巴陵石化化肥事業(yè)部鉗工高級技師、水汽車間設備技術員,年近六旬,1975年參加工作,黨齡25年。
參加工作40年來,由曹國梁發(fā)明、改造的工器具有40多件,其中,“曹氏復合扳手”在廠里廣為使用,安全方便,深受好評。
2012年,作為事業(yè)部“技師創(chuàng)新工作室”的首席技師,曹國梁領銜解決了困擾多年的“尿素裝置進口二氧化碳壓縮機組透平后端漏油”問題,每年可節(jié)約機油及配件等費用近90萬元,由他設計改造的油封已申請專利并獲得授權。
去年7月,曹國梁服從安排,從尿素車間到水汽車間任技術員。轉崗第二天,他頂著烈日,爬到拆卸下來的水輪機1米多高的轉動軸上,戴著老花鏡對轉動軸進行測繪,查找風機振動的原因;氐杰囬g,他把風機檢修的情況編成口訣:“風機振動并搖晃,平衡指數(shù)要加強。基礎不牢有虛矯,管道應力受影響。對中查彎莫小看,葉片斜角求理想。如果風葉內進水,運行失衡現(xiàn)脈象。部件松動有根苗,磨損逐漸壞禍殃。”
“這是曹師傅的工作習慣。”和曹國梁一起轉崗的同事譚計鵬說,“從小機泵的構造和組裝,到大機組壓縮機的組裝和改造,他都會編成口訣,給徒弟留著,簡單易懂,還瑯瑯上口。”曹國梁的徒弟王君從這些口訣中受益頗深。
翻開曹國梁的工作筆記,一行行字跡工整的“口訣”映入眼簾:“修研刮瓦有原則,紅丹油印來著色。軸頸上色正反盤,能分輕重接與貼。”這說的是修研刮瓦的著色方式方法。
“自定瓦量并不難,軸頸千分一至三。高速取得小限值,低速重載取大限。材料溫度應考慮,潤滑方式亦需查。”這是他總結的瓦量大小考慮法。
“軸承軸瓦溫度高,油質油位先查找,如有冷卻看溫差,外界影響對中孬。”這說的是機泵軸承、軸瓦溫度高時的查找思路……
“這只是一部分口訣。”曹國梁說,自參加工作起,他就有“凡事都記錄”的習慣,大大小小的記錄本厚厚一摞。
“明年我就要退休了,我爭取在退休前把工作筆記全都整理出來,留給技師工作室。”曹國梁說出自己想法和打算,“活到老,學到老,現(xiàn)在言退還太早。在一天崗,就要履一天職,盡一天責。”
轉崗至水汽車間不到半年,曹國梁就掌握了水汽裝置設備的基本情況。今年4月裝置大檢修期間,合成車間對一根氫氣管線上的閥門泄漏點進行打膠處理,巡線班清查管線時發(fā)現(xiàn)這個閥門似乎少了墊片,仍存在泄漏的隱患。得知情況后,曹國梁立即趕到現(xiàn)場,仔細檢查分析,判斷是墊片受壓不夠,沒有完全吻合到位,施工方卻認為是墊片型號不對。
當曹國梁嫻熟地用手砂輪一點一點將閥門的凹面凸點磨平,再裝上墊片時,那完美的密封效果“鎮(zhèn)”住了施工人員。他們心悅誠服地感嘆道:“曹師傅真有兩把刷子!”
當年輕的徒弟們請求曹國梁給幾句“至理名言”時,他笑著說:“我哪有那么‘高大上’,只知道凡事只要認真去對待,萬事不難,自成棟梁。”(中國石化新聞網)